Search this site
Embedded Files
黎明將至,其黑尤烈。
  • 【孤寒蕭瑟】今 · 網誌
    • 二二年四月
    • 二二年五月
  • 【梅蘭竹菊】前 · 散文
    • 網誌:2023/7/23
    • 散文:夢幻
    • 散文:察覺
    • 散文:情色
    • 散文:楓葉
    • 散文:自毀
    • 散文:色虐
    • 散文:說愛
    • 散文:赤煉
    • 散文:錐深
    • 散文:養和
    • 『或許』。不,我還有很多話要說。
    • 家
    • 毀琴與飛蛾
    • 紅
    • 靜悄悄在狂奔的五月
    • 網誌:2013/4/08
    • 網誌:2013/4/23
  • 【魑魅魍魎】古 · 重整
    • 《攝正》
    • 意境:完美
    • 意境:忐忑
    • 意境:鎮靜
    • 意境:鐵屋
黎明將至,其黑尤烈。

紅

(二零一三年四月六日,一時零七分)

在說任何話之前,我要先說明,這裡,紅泛指暗紅。

 

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很喜歡黑色,我也不例外。『零』是一個『不存在的數字』,類似地,『黑』是一種『不存在的顏色』。因為這個性質,我覺得黑色具有一種很負面的態度。譬如當我很低落的時候,最能表達自己的單色,非黑色莫屬。黑色另外也擁有空洞的感覺,彷彿把一切吞噬,從而令我感到懼怕。沒錯,我是怕黑的。當我睡覺的時候,在全黑的環境中很難入睡。總需要一點點光。我也怕什麼空想的鬼怪會在自己沈睡時纏繞着自己——不單是我吧。這些種種,雖然令我遠之,但卻令黑色變得較紫色更高貴。

 

但不知道甚麼時候,我更愛上了紅色。血是紅的。《孤星淚》兩次將這兩種顏色比較。第一次比較與這筆記沒有什麼直接關係,所以我沒有引用。

 

Red, the colour of desire! Black, the colour of despair!

 

我是這樣想的。紅色像是黑色的延伸(正如絕望可激起慾望),所以能把其『吞噬感』形容得更淋漓盡致。很久以前,我上載了一張黑與紅的照片,並寫上『恐懼,因之而受傷;受傷,因之而恐懼』。兩者互相映襯着,是極致。但顯然,這張照片倘若沒有黑色,意思雖減;沒有紅色就變得單調乏味了。昨天有看我網誌的人,會知道我上載了張國榮的《紅》,其中有歌詞:

 

紅 像薔薇任性的結局

紅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

……

紅 像年華盛放的氣燄

紅 像斜陽漸遠的紀念

 

歌詞也提到紅霞的沉重(沉重是很強烈和現實的詞——我們的生命都是沉重的)和明艷(或許妖艷更合適)。黑只是形容着墮落的結果,紅卻意味着墮落的過程,本就更具控訴的威力。我的網誌幾個月前也用了全紅的背景,我相信,看過的人印象一定很深吧。最後,但也最緊要:說到紅,或許讀者都已經聯想到了,不得不提ROTHKO的四季作品。整個故事我不多說了,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查閱。請讀者們靜心自己感受一下。
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
Page details
Page updated
Google Sites
Report abuse